嘉宾商学创办人吴婷:断供4年,美国为什么封不死华为?

首页 · 2022-09-07

9月6日下午,华为举办了秋季新品发布会,正式发布华为Mate50系列新机。此时,距离上一代Mate40系列发布,已经过去将近两年的时间。“能超越Mate的,只有Mate。”华为常务董事、终端BG CEO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道。值得注意的是,华为Mate50系列采用了“向上捅破天”的技术,这是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。


众所周知,由于美国对华为的封锁,华为的消费者业务遭遇重挫,芯片断供、5G被禁等一系列打击,让华为手机的市场份额锐减,陷入至暗时刻。寒冬之下,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甚至在前不久,也喊出“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,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”的口号。


然而,美国的“禁令”并未阻止华为前进的步伐。在封锁的4年时间里,鸿蒙系统横空出世,“备胎”海思芯片加速推进研发,“塔山计划”悄然启动,智能造车业务不断加码,华为每一步走的步履维艰却铿锵有力。那么,在这暗夜行走的4年,华为究竟经历了什么?具体又做了什么?今天这篇文章,会带给你答案。以下,Enjoy~


华为Mate50发布了,即便美国的封锁不断加码,华为依旧倔强生长,依旧不改正面硬刚。这,就是我从华为新机发布会解读出的最重要的信息。

要知道,到今天为止,华为已经遭遇美国“禁令”整整4年了。

那么问题来了。美国断供、禁售这些措施真的管用吗?为什么连比尔·盖茨都感叹,美国对华为的断供,是完全的政策失误?

查阅一下历史,你就会发现,禁售首先是管用的。二战以后,从德法到日韩,在几个国家经济崛起的道路上,美国凭借这个霸权手段,干掉的公司可谓数不胜数。

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法国的全球500强公司阿尔斯通,这家成立于上世纪20年代的百年老店,在10多年前被认为对通用电气形成了挑战,于是,美国开始一步步对其进行技术封锁、抓捕高管、拆解业务等手段,硬是把这个有10万员工的欧洲大企业拉进了历史的尘埃。

所以,当孟晚舟被抓、荣耀被迫出售时,大家不禁把华为与阿尔斯通进行对比,很多人认为,华为会在1年内分崩离析。

但是,我们看到,这4年中,各种断供措施不断加码,华为呢,却硬是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”,完成了一步步的突围。正如任正非所言:没有退路,就是我们的胜利之路。


那么,华为到底做了什么,让美国这么用尽力气地封杀,都封不死呢?

我想用当年刘邦被项羽封锁在汉中的计策可以解释,那就是——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

我们先说明牌,你肯定猜到了,就是华为海思。2019年,美国的禁令一出,华为就立刻高调拿出了所谓“备胎”海思,逐步用自研芯片顶上了高通、英特尔、东芝这些芯片供应商被禁后留下的缺口。

但这仅仅是上半场而已。

其实当我们说芯片商,高通也好、英伟达、英特尔也好,华为海思也好,这些其实都是芯片的研发者。我们简单比喻成盖房子,他们负责设计图纸、负责销售,但是具体建筑的工作,要交给代工厂。代工厂中全球最厉害的,是我们台湾省的台积电,此外还有韩国三星、美国格罗方德等。

2020年,美国对华为的断供进入下半场。

这次美国不是断华为了,是连海思都给断了,就是规定全球所有的代工厂,都不许承接海思的芯片制造,否则代工厂自身就会被断供。

其实,华为早就意识到了断供会升级,所以在拿出海思的同时,华为的另一项计划也悄然推进,这就是“塔山计划”。

其中的核心,就是通过全新成立的投资机构哈勃投资,在中国逐渐培植出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来。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,暗度陈仓。

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芯片产业链问题有两个好处,一是通过有限的资金,可以最大限度撬动全中国的芯片行业力量,二是分散成多个点,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绕过美国的封锁。

成立至今,哈勃已经进行了近80次对外投资。重点投资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初创型企业,涉及芯片设计、光刻胶、封装、测试、材料和设备等各环节。

从投资回报角度来看,这80个企业中,哈勃已经收获了8个IPO,还有4家在上市的路上。

从技术回报上,大家已经看到了,虽然全球最先进的5纳米芯片研发制造还尚需时日,但是海思的处理器、5G芯片等,已经进入了收获期。

可以说,通过海思和背后哈勃投资的产业矩阵,华为不仅自己成功突破了封锁,也直接助推着全中国的芯片产业链走向成熟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,比尔·盖茨在这件事之后说,“断供华为”这种行为,实际上是在把市场拱手让人。因为作为全球产业链的一环,以往高通、英特尔可以凭借技术上的领先,高价卖出产品,再利用高利润不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。而一旦断供,美国不仅自己产品滞销了,还给了中国芯片崛起和摆脱依赖的机会。


在嘉宾的学员里,有不少企业做的是全球市场。像中美贸易战科技战、俄乌冲突等,都给大家带来各种担心和焦虑。我会说:在无数遭遇美国黑手的企业中,既有东芝和阿尔斯通这样从辉煌直接走向一蹶不振的,也有西门子、京瓷、华为这样突破重重打压续写传奇的案例,像《美国陷阱》这本书里就详细起底了阿尔斯通被整的过程。

当前,国家政策导向正在强调基础科研,硬科技研发,突破卡脖子,与此同时,想要真正实现突破,企业是最主要的抓手,突破旧商业秩序的铁幕,是这一代中国企业家的使命,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们确实有必要向华为这样有韧性的企业致敬。


参考文献:

[1]弗雷德里克·皮耶鲁齐和马修·阿伦.美国陷阱[M].中信出版社.2019

[2]大西康之. 东芝解体 : 电器企业的消亡之日[M].江苏人民出版社.2020

[3]余盛, 芯片战争[M].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.2022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