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金波:短视频颠覆了图书行业的销售决策模型|嘉宾案例

案例报道 · 2023-08-08

2023年6月18日,嘉宾派上海站访学走进图书出版领先企业果麦文化。嘉宾商学实战导师、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为学员们做了以“AIGC时代,图书出版业将如何应对?”为主题的分享,讲授果麦文化在图书行业中持续增长的秘密。


果麦文化诞生于2012年,创办人是路金波。2017年11月,公司开展股份制改革,并于2017-2018年间完成数次增资,引入易中天、李继宏、张皓宸等多名作家合伙人;2021年8月,果麦文化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。当前,果麦文化已成为国内颇具竞争力的民营策划出版上市企业,据财报显示,2022年果麦文化的全年营收就达到了4.62亿。


果麦文化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,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发展心得?面对AIGC时代的到来,又做了哪些部署,制定了哪些策略?嘉宾商学实战导师、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为嘉宾派的学员做了系统讲解。


以下,enjoy~

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


1、用户就是我们


2021年,图书文化类行业蜗步前行。然而让人意外的是,成立仅9年的果麦文化,却顺利敲开了A股大门。看似“夕阳且不赚钱”的出版业,悄悄奖赏了默默坚持的人。


“我跟书的缘分这辈子不会断,不论我36岁、48岁、60岁,还是再年长一点,我这辈子永远都不会改的一件事就是读书。”在嘉宾派课堂上,路金波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习惯,他基本上每天读一本书。一年365天,天天如此。


其实,早在做出版之前,路金波就以”李寻欢“这个网名活跃在各大文学论坛。就在他成为现实意义上“第一代网络文学写手”的代表人物之一时,中国网络文学的概念还未正式提出。


到了2002年,路金波转行做出版。2006年,31岁的路金波拿到了出版行业的最高荣誉:年度出版人。紧接着,他出版了韩寒、安妮宝贝、冯唐的书,都是当时最畅销的小说。


“2011年的1月1号晚上,我读了一本书,叫《故事》,副标题是材质、结构、风格与银幕剧作原理。在中国,它是一个相当冷门的书。但我看了几页之后,就读了一个通宵。我觉得那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。” 在出版道路上,路金波也有属于自己的“爽文时刻”。


2013年9月,《故事》的作者罗伯特·麦基访华。不太精通英语的路金波只身到国际俱乐部,找麦基谈判,他想买下对方在中国的版权。在接下来的1个多小时里,他和麦基谈笑风生。他很好奇,自己英语这么差,麦基是怎么理解他的意思的。麦基说:“我是从你心里知道你在说什么的。”于是,路金波就有了麦基在中国的版权。


所以,虽然果麦文化是在2012年创办的,但其实在创办这家公司之前,路金波就已经在这个行业中打拼了10年。


“2002年,我开始做出版,到 2011年的前十年,都在为别人做书。到了2011年,我开始加入自己对书的感知和喜好。当时,我发现市面上的历史书很多都没有地图,读起来体验相当糟糕。于是,我就找易中天先生,做了《易中天中华史》,分卷出版。我们花了9年时间出了24卷,卖了1000万本。”在看市场还是看个人之间,路金波选择了后者,但也因此踩对了那个石子。


在一个行业做久了,就有了手感,所以这种情况下,从自己的感受出发,也可能做出好书。在三女儿出生的时候,路金波感觉孩子读的第一本书是非常重要的,他认为语言中最精华的就是诗。对中国人来说,诗是“离离原上草”,是“床前明月光”。全世界有那么多民族,有那么多语言,每一种语言里,都有他们民族的“离离原上草”和“床前明夜光”。于是,他们就在19种语言的上千首诗中,选了100首,做成了给孩子的诗集,结果卖了140万本。


基于这样的发现和结果,果麦文化的共识是:我们的用户就是我们,我们这家公司就是为自己做书的。所以,果麦的产品有且只有三种:第一种是自己要看,第二是觉得亲朋好友需要;第三个优先级最高的是我们的孩子需要。


经过几年迅速发展,果麦文化形成了出版、电影、新媒体三大业务主线,其中以大众出版为主,先后推出《小王子》《皮囊》《浮生六记》《我所理解的生活》和《人性的弱点》等超级畅销书。自2014年后,参与出品《后会无期》《万物生长》《万万没想到》《乘风破浪》等电影作品。


嘉宾派第11季学员、万合大数据创始人杨昂表示:“路老师用本命年把人生经历做了拆分,分享了个人的创业创办果麦文化的故事。听了路总的分享,很有感触,特别认同的一句话是:你只要坚持做有价值的事情,赚钱的概率还是挺高的。接下来,我要持续学习,不断迭代自身,敬畏时间,绝对忠于自己的价值观。”


2、做自己相信且喜欢的事


“过去20年,我的经历是坎坷的,但内心是坚定的。就像果麦文化,我们做事的所有出发点,就是墙上那句话,‘做自己相信且喜欢的事’。在工作上,如果一个项目,不是你喜欢的,那么你可以拒绝。” 路金波向学员们介绍了果麦高速发展的文化内核。


前面讲到,果麦创办于2012年,就在它成立的前一年——2011年,则被誉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。2011年,微博崛起,微信上线;2012年,朋友圈成了热议话题;到了2013年,公众号成了兵家必争之地。所以果麦几乎是完整地经历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。


“对果麦来讲,我们赶上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,所以我们做了一个重要的决策,就是转型成一个互联网出版公司。” 路金波表示,赶上了这波浪潮最大的好处是,公司养成了不错的网感。


“我们有一个库存书,叫《长大了就会变好吗?》,库存有25000本。在我们自己的抖音账号带了一次小黄车,结果不到24小时,这些库存书,全部卖出去了。” 路金波分享了短视频平台对出版行业的价值。


在印刷机被发明的400年来,出版唯一挣不到钱的方式就是因为测不准。简单讲,就是你印了的书,最终没卖掉。到今天,全世界最好的出版公司,依然有20%的书卖不掉。结果就是,你的仓库会越来越大,库存周转率会越来越低,这是出版行业不挣钱的唯一原因。而抖音的分发机制,在24小时之内,就把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,全部聚合在了一起,很快就把库存书卖出去了。


“2019年,我们在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占2% ;2020年我们的ToC销售占比5%;2021年是15%;2022年是25% ;2023年我们在季报里面的数据是38.2%。所以,今年我们可能会实现50%。这是我们的一大突破。” 路金波讲解了果麦是如何通过电商平台,打开To C市场的。


互联网的出现,改变了果麦文化的营销模式。现在的果麦优先把书籍卖向普通用户,然后再卖给B端用户,也就是书店等渠道。在B端如果表现很好,就重新把它卖到新的C端用户,不断迭代数据,不断测试市场。


比较好的代表就是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。他们察觉到黑天鹅事件后人们的情绪起伏,于是决定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。他们选中了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等一系列书之后,开始做B端和C端这样的测试,最终这本书卖了400万本。


在心理学畅销榜上,果麦文化的书占了半壁江山。


他们在改变营销策略后,还有一个衍生的好结果就是改变决策模型。传统的出版行业高度依赖上游,他们之前不得不每次都说自己签约了哪位作者。但是当他们今天有了8000万的互联网用户,每天有百分之四十几的书,是被自己私域的用户直接买走而不是通过中间商买走的时候,这些数据,就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做决策。这意味着,果麦文化从一个供给驱动,变成了需求驱动的公司。


果麦文化董事长路金波在嘉宾派授课


3、国AI对创作的影响很小


“过去几个月,AI确实表现了它惊人的能力,以至于人们觉得它可以生产内容。但这个我是不信的,作为一个中国最主要的文学理论出版机构,文学当然有一定的套路,但是它核心的东西是独特的生活经验导致的共通情感。”提到AIGC,路金波认为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极小。


比如,我们读《红楼梦》,表面上是看一个故事,但最终感受到的是那种白茫茫一片、心中茫然的感觉。比如,我们读《追风筝的人》,每当我们觉得生活特别不顺利的时候,就看一遍《追风筝的人》,就能痛哭一场。


“从这个角度来讲,我并不认为 AI 在短期、中期甚至长期,真的能创作具有商业价值的东西,最主要是因为它没有情感。” 路金波认为AI不能理解感情,所以它无法进行文学创作。现阶段,它还只是一个辅助工具。


那么作为工具,果麦文化是如何使用AI的呢?


首先,果麦成立了一个AI校对事业部,用它来辅助编辑校对文字。比如有一个字100% 的人不会用,这个字是“摊”。就拿地上有一tan血来说,你觉得这里应该是哪个tan?绝大多数人都会写成上海滩的“滩”。但实际上,这里应该是提手旁的“摊”。这就存在一个问题:人不能记住所有标准。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规则输入给AI,它就不会忘。所以让机器来帮忙做校对,就解决了一个痛点问题。事实上,AI校对能够降低果麦60% 到 80% 的人力。


其次,果麦着手利用AI来做数字人。数字人的核心,就是要构建果麦自己的一个知识库。作为传统出版公司,果麦拥有全部易中天的版权以及他的互联网传播权,也就是他所有的形象。所以果麦可以做一个虚拟的易中天,还可以做韩寒、罗翔、罗永浩的数字人,然后让这些数字人继续传播果麦出品的书籍。


嘉宾派第10季学员、嘉宾商学首席知识管理专家谭新德表示:“路老师是一个很严谨、内秀的人,对于文化行业的本质看得很清楚,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,通过做好自己,顺应时间来赢得客户认可。作为一个企业,看清行业本质,把握自身优势,顺应客户需求,坚持做好自己,赢得客户也同时赢得成长。”


最后,路金波回答了嘉宾商学的经典问题,即“如果你的企业有一天倒下了,你觉得是因为什么?”


路金波说:“应该是输给了时间。我们必须持续学习,每天都迭代自己,用身体感知时间,《小王子》这本书里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,最重要的东西不是眼睛看到的,而是身体感知到的。


嘉宾派学员在果麦文化合影


作者 | 安叔

编辑 | 韩哲

出品 | 嘉宾商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