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独家课程】苏杰:人人都能用得上的产品思维课 | 案例酷

首页 · 2020-11-02







这是「案例酷」为您呈现的第22个视频案例


近两年,有一个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,叫做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”。因为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从事“产品经理”岗位,但每个人都在工作中经营着有形或无形的产品与服务。


因此,学习产品思维,并运用产品思维解决企业中的问题,是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。这篇文章为你带来了产品“大神”苏杰老师总结的三个产品思维,非常经典,落地性也很强。


以下,enjoy~



如果你是CEO,你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,就是企业解决了用户的什么痛点、最终的经营目标是什么,这其实就是产品经理的基本功——理解用户需求,设定产品目标。可以说,CEO就是公司最核心的产品经理。


如果你是一场营销活动的负责人,你需要思考设计什么类型的活动、通过什么渠道触达用户,这其实就是产品设计和运营中需要考虑的要素——定义产品功能,进行产品推广。


所以,产品经理这个Title不重要,它其中蕴含的产品思维才重要,值得每一个人学习。


那么,我们该如何运用产品思维,解决组织或业务中的问题呢?嘉宾大学「案例酷」有幸邀请到了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》系列图书作者,产品界公认的“大神”苏杰老师,来传授他的独门秘笈。


挖掘需求的路径:需求→目标→心智


产品设计的原点,是精准地采集和理解用户需求,可这并不容易。


有时候,用户说不出自己想要什么,或者说出的需求并不能反应真实的想法。比如在汽车发明之前,如果你问用户最想要什么交通工具,他们只会说“我想要更快的马。”


有时候,我们没有条件记录用户在真实环境中的反应,让需求从我们眼前溜走。

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多种采集需求的方法,灵活搭配运用。对此,苏杰老师给我们传授了五大需求采集方式,并辨析了每种采集方式的利弊。



(1)直接采集VS间接采集


直接采集就是直接接触公司用户,获得一手信息。这种采集方式,避免了二次加工信息带来的需求变形,但是效率比较低。间接采集指从客服或者调研团队提供的反馈中提炼需求。这种方式利用了专业团队的智慧,节省了采集和梳理需求的时间,但由于没有和用户直接接触,用户的诉求可能被遗漏或曲解。


因此,这两种方式要搭配使用。另外,直接采集的方式必不可少,我们必须直接面对用户,才能保持对用户需求的敏感,从而为用户创造价值。

 

(2)让用户“说”VS观察用户如何“做”


让用户说,就是采取访谈的形式,听取用户的观点;观察用户如何做,就是观察用户的行为,从行为中提炼用户的痛点。听取用户观点时,要小心“耳听为虚”,用户自认为的需求和痛点,未必是真的,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验证。


而观察用户行为虽然能得到更真实的信息,其行为背后的动机,还需要深挖。所以观察行为后,还是需要带着问号听用户怎么说。

 

(3) 定性调查VS定量调查


定性调查是对少量用户的深入研究,最容易碰到的问题是以偏概全,几个用户的问题可能无法反映全体用户的需求,这就需要用定量调查的方式补充。通过定量的问题,可以发现普遍现象,但是不知道原因,还得用定性的方式深入探究。因此,两种调查方法是相辅相成的。

 

(4)用户跟产品交互VS用户跟产品不交互


用户跟产品交互的方式,适用于对现有产品做改进,用户可以在体验产品功能后,提出具体和真实的改进建议;而用户跟产品不交互,可以让用户天马行空地设想产品功能,我们更容易从中发现颠覆现有产品的新方向,比较适合用于产品创新。

 

(5)在真实环境下调研VS在实验室环境下调研


让用户在真实的环境下使用产品,可以获得最真实的数据,但操作难度比较高,而且会得到大量无关数据;而实验室环境会让用户按照我们设定的主题行动,效率较高,也便于录像、录屏等记录。


运用以上五大方式,相信大家可以采集到真实可靠的用户需求。但如果不知如何挖掘需求的本质,照样无法精准地提供解决方案。在这里,苏杰老师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需求的实用模型,叫做“Y模型”。



Y模型的左侧,提供了深入挖掘需求的路径:用户需求→用户目标→用户心智。


首先,理解用户需求是什么,即弄清用户是谁(who)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(what)、在什么场景下(where、when),但这只是从言行层面了解了需求。第二步要深挖用户的目标与动机,即用户为什么这么做?而最终,我们要挖掘出隐藏在目标与动机背后的人性与心智。


比如说,工地都有需求,要让工人带安全帽,它可能会挂一个标语:“进入工地请戴安全帽”,这仅是从言行的层面来完成自己的目标;如果它的标语是“人人讲安全,安全为人人”就是让用户明白,戴安全帽是为了什么,这就是在目标与动机的角度解决问题。



而百世快递仓库的标语就更高一筹了:事故就是两改一归——如果不戴安全帽,老婆改嫁,孩子改姓,财产归别人。



这就是站在人性的角度,利用人对亲情和财富的需求,达成目标。


Y模型的右侧,提供了我们将需求转化为功能的路径。在透彻了解用户需求后,我们再针对性地用产品功能满足。在这里,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:我们做哪几个功能?优先级是什么?(which),成本多高?(How much),我们做到什么程度?(how many)我们可以小步快跑,也可以憋大招,要看实际情况而定。



识别竞品的方法:问题和方案的异同


深入理解了用户,也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在市场中取胜。每家公司都处在竞争之中,我们只有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,才能抢占市场。但是,你真的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是谁吗?


很多公司的竞品分析,会列一个表格,横轴是竞品名称,纵轴是功能点,然后通过打钩画叉,比较具体功能点的差异。不得不说,这种分析竞品的方式,是很狭隘的。


例如,奔驰、宝马的竞争对手不只有奥迪,还有滴滴、甚至更方便的公共交通。如果还局限在眼前的竞品,不仅容易被隐藏的对手超越,还容易局限自己的业务发展。


为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清竞争对手,苏杰老师教授了一个经典的竞品分析模型——全域竞品模型。


全域竞品模型,利用企业「解决的问题」和「提供的方案」两个角度做组合,将竞品分为四种类型,接下来我为你一一拆解。



(1)竞品类型一:问题同,方案同


比如,说起肯德基,马上想到麦当劳;说起蒙牛,马上想到伊利;甚至说起蒙牛的特仑苏,立马可以对应伊利的金典。这类竞品解决的问题、提供的方案与主品非常类似,是最直接和明显的竞品。


(2)竞品类型二:问题同,方案异


比如某品牌的牛奶,它解决的是早餐喝什么的问题,咖啡、豆浆跟它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,都是它的竞品;再比如说新浪微博,它虽然在跟腾讯微博的战役中胜利了,但是腾讯的微信却给了它很大的冲击,因为微信与新浪微博虽然产品特性不同,但都解决了用户信息获取和社交的需求。


(3)竞品类型三:问题异,方案同


有的人可能会困惑了,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,也能成为竞品吗?答案是,能!比如说早年的当当与京东,当当卖书,京东主营3C数码,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,但是他们的解决方案相似,都是通过电商的方式提高零售的效率。两家在扩张的过程中,经营业务越发相似,最终都变成了百货商店,成了直接竞争对手。所以,在企业业务越发多元的今天,我们一定要提防跨界打劫的现象。


(4)竞品类型四:问题异,方案异


这种类型的竞品就更奇怪了,问题和方案都不同,也能成为竞争对手?其实,如果两方都在争夺同一种不可再生资源,是很有可能的。目前,大多数领域,已经是存量市场而不是增量市场了,所以用户是不可再生资源,用户的时间、精力,一次只能投入在一个产品上。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产品,也可能正面竞争。


比如,上班族在上下班路上,有1-2小时的注意力,他可以将注意力放在嘉宾大学App来学习知识,也可以使用网易云音乐听歌。这两个App解决的问题和提供方案都不同,却在这个场景下成为了竞争对手。


总结一下,在全域竞品的概念下,只要你们服务的用户是同一拨人,你们都有可能形成竞争关系。当然,在今天,我们可以用更宽容的态度理解竞争关系,其实,竞争本质上是竞合。竞争无法避免,怎么寻求竞争中的合作,或者从竞争对手学到经验与教训,才是我们对待竞争正确的态度。


评价产品的三个层次:有用、好用、爱用


理清了需求,识别了竞争对手,下一步就是打造产品了。而打造产品的第一步,就是设定产品目标,让团队的努力有方向。可是,什么样的产品叫真正的好产品呢?苏杰老师为我们列举了好产品的三大要点,就是让用户觉得有用、好用、爱用。


(1)有用


让用户觉得有用,就是在功能层面上满足了用户需求,这是比较基础的目标。只要前期做好用户分析,在产品设计中不出错,这个目标是比较容易达成的。如果你处在蓝海市场,有用的产品就能帮你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。


(2)好用


但是,所有竞争对手都会迅速达成有用这一目标,要想在竞争中突出重围,就得让用户用的“爽“,也就需要我们做好用户体验。不仅能满足基本需求,而且使用流畅、便捷,甚至还有超预期的“甜点”。


(3)爱用


爱用是与用户达成了情感层面的共鸣。这需要我们深刻地理解人性,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,让用户对你的品牌产生依恋。这个指标往往很难把握,于是,苏杰老师传授了一个自己总结的“私货”,就是观察用户与用户之间有没有自发地形成社区,特别是,有没有产生互相沟通的黑话。


比如,B站的用户在沟通的时候,会说“一键三连”“弹幕护体”“前方高能”,这都是他们的黑话;再比如,别人向你请教问题,你回答“谢邀”,那你一定是知乎资深用户了,因为“谢邀”就是知乎的黑话。能促使用户自发产生黑话的产品,就达到了让用户“爱用”的级别。



讲到这里,相信你对怎么运用产品思维解决问题,有了初步认识。但是,苏杰老师的干货,远远不止这些。从把握需求到产品设计,再到产品运营、产品矩阵,这门课程会给你一整套的产品思维方法。


想要了解更多,就扫描下方二维码吧!





您可能感兴趣的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