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点读书林少:错过了这个风口就抓住下一个 | 嘉宾案例

首页 · 2020-12-09

点击图片即刻报名嘉宾派



嘉宾大学作为全球商业案例教学领导者,长期追踪观察全球最新商业实践。其中,文化阅读是嘉宾大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。

 

林少,十点读书创始人。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传播公司,致力于打造覆盖读书、电影、娱乐、时尚等领域的文化生活平台。作为嘉宾派第二季学员,林少认为,通过嘉宾派的访学能够深入学习到优秀企业的很多方法论,开拓视野。林少说道:“从访学小米,我了解到拳头产品的定位与搭建生态链的商业模式,这也是十点读书线下书店的创新来源。”


以下,enjoy~



在商界,“扶摇直上九万里”不是神话,但前提是你要站在风口上。作为企业领导者,不仅要有果敢的决策魄力,还要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。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也认为,只要抓住了风口,就能借势而为。


但当风口来了,大多数人都却步了,没想到就没做,想到了不敢做;当风口过去了,这些人开始追悔莫及,为什么没做,多好的机会啊......这也是为什么千行百业中的标杆企业就那么几家。甚至,国内头部的文化阅读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平台也曾错失风口。

 

在文化阅读领域,与图书、报纸、期刊这类传统纸媒相比,根据《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》数据显示,2019年国民数字化阅读以79.3%的接触率远远领先。从下图可以看出,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国民主要的阅读方式。

 

 

尤其在微信平台的赋能下,公众号阅读已经从一个小众产品衍生成众多IP企业的孵化器。而公众号阅读平台就是林少早期抓住的第一个风口,十点读书公众号应运而生。

 

创作八年,从一个微信阅读公众号,到如今拥有300+员工、落地北京和厦门的互联网传播公司;三年间,从0用户做到了100万用户量,随后保持新增用户1000万/年的线性稳定增长,现已获拥6000万用户。35岁的林少究竟凭借什么在微信公众号百家争鸣的情况下,迅速占领文化阅读的头部市场?


站在风口下的洞察与思考


在十点读书的北京总部前台,一直摆放着几本书籍;办公室里行走的员工,手里也会拿着一本书;林少的办公桌上同样摆满了各类书籍,包括《硬核原始人》、《妈妈天生了不起》、《干就对了》、《人类的未来》等,而这几本书也曾出现在林少视频号1000本书的推荐中。

 

在这种阅读气息浓郁的互联网公司,很难让人联想到公司创始人是个“半路出道”的跨界选手。

 

林少是机械专业出身,曾修了七年飞机。直到2010年,才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新浪微博账号“每日好书推荐”上更新文摘,因为坚持更博,经过两年的时间,就积累了二十几万的微博粉丝,顺便赚些外快。

 

2012年8月,微信推出了公众号平台。林少率先捕捉到了风口,于是11月开通了“十点读书”微信公众号,这也是他打造的第一款产品。



在大多数人注册公众号只是图个新鲜的时候,林少做了这几件事:

 

向公众号导流,将“十点读书”公众号发布的推文同步于微社区、电台等多平台,通过渠道推广向公众号导入粉丝;在粉丝粘性和粉丝数量稳定时,开始了内容规划,即“微信杂志化”,以高标准精美化来推进用户持续增长与商业变现。

 

“其实公众号也是一款产品,视觉美观、内容吸引、好的选题、优秀文笔、细节把握、方便读者......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,才会将微信公众号塑造的十分有立体感,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决定你用户的粘性。”林少说道。

 

显然,林少在公众号产品上有着很独特的设计思维与超前的洞察力。

 

嘉宾大学创始人吴婷曾在设计思维的课题研究中提到,“设计,是一款产品的灵魂。而好的设计,离不开对设计思维的践行,对用户需求、用户体验的重视。只要好好践行设计思维,你的产品离快速破局就不远了。”林少在这一方面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。

 

再结合洞察力这一课题,吴婷总结了“奢侈品教父”阿诺特洞察力三要素:观察细节,洞察目标;判断分析,洞察时机;大胆创新,洞察趋势。因此,超强的洞察力是每一位优秀创始人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。

 

林少将自身设计思维与洞察力“强强结合”,跟随市场的变化去更新迭代,根据用户的需求去调整方案,根据趋势的更迭去借势而为。至此,这位跨界选手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始了自己的征途。而流量,是林少一直执着追求的核心要素,仅三年,十点读书的微信公众号用户从0增长至100万。



沉浸舒适圈导致错失风口

 

如何获取高价值流量并增加用户粘性,保证用户增长的可持续性?就要从用户需求端出发,把握用户的潜在需求和精神需求,不断优化阅读产品,构建自己的文化阅读生态链。

 

根据QuestMobile《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》数据显示,下沉区域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均高于非下沉区域。国内下沉城市人口占比超过7成,迅速成为流量高地。从2019-2020年不同城市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的变化对比,下沉市场的月活跃用户合计增加了2461万人。

 

 

从十点读书的用户留言与后台数据显示上,林少发现,80%以上的用户都是女性。紧接着,林少确定了十点读书的核心用户群体:女性市场。林少认为,抓住了女性市场就抓住了未来市场,这是林少抓住的第二个风口。

 

结合用户数据分析,林少以改变读者阅读方式为“圆心”,逐步培养读者阅读习惯为“半径”,画了一个“圆”。

 

基于此,林少搭建了十点读书的一套产品体系,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的优质流量。不局限在公众号简单图文信息的表现上,2014年,十点读书在公众号文章里插入了音频。仅一年,十点读书微信公众号用户突破1000万。

 

林少说道:“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,十点读书的阅读门槛很低。很多用户去买书、读书、看书......自我驱动会很难,但是她现在可以用手机来看我们的文章,在微信里听我们的音频,逐步培养阅读习惯,这就是阅读方式的改变。”

 

随后,在2016年,林少搭上了知识付费的顺风车;2018年,十点读书在厦门开了第一家线下书店。从微信公众号增长到知识付费、电商、线下书店、2020年又新增了听书会员,林少都是在紧抓风口,借势而为。

 

然而,“临风而立”的林少,也有错过新风口的时候。当嘉宾大学记者问及做过最错误的决定时,林少说:“我们这两年在短视频直播领域抓慢了。”

 

林少抓住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风口、女性用户的风口、知识付费的风口,但却错过了短视频直播的风口。归根结底,是眼下微信公众号舒适圈的封闭性让林少“马失前蹄”。林少说道:“大多数公司在原来平台活得很好的时候,比较难抓住新的平台,这是我们的遗憾。”


 内容反哺,把擅长发挥到极致

 

风口一直在变,错过了这一个就紧紧抓住下一个。错失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直播风口的十点读书,并没有畏缩,反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找新的风口。

 

2020年3月,微信正式推出了视频号的内测。作为微信生态圈里的老玩家,林少找到了新的风向标。

 

林少认为,未来阅读市场有三大机会:有声书市场、人人创作、短视频和直播。而十点读书也针对这三大方向推出了自己的战略规划:提供随时随地随听的1000本好书;成立一个提供阅读的陪伴、社交和共建的读书俱乐部;发起短视频领读人计划。

 

显然,林少在建立一个阅读生态连接器,也可称为创作者孵化平台。

 

为什么要做这三件事?

 

从《2020年移动阅读行业研究报告》中可以看出,用户月均使用时长约为15.6小时,2020年月均使用时长约为16小时;2019同比增长率较高,2020年同比显著下滑。从数据量上看,移动阅读行业用户增量不仅趋向饱和状态,甚至出现负增长结果,这直接导致了一向吃流量增长红利的十点读书遭遇瓶颈。

 

 

林少提到,有段时间的自己非常焦虑。“当你的两大增长红利消失的时候,公众号的用户增长没有了,知识付费增长没有了,就会陷入至暗时刻。如果有一天十点读书倒下了,就是因为创始人没有动力了。”

 

从下图中可以看出,2020年是移动阅读行业市场的折点,未来两年内的市场规模在逐渐缩小。当下,中国互联网市场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,未来的市场是一个精细化运营存量的市场。林少清晰的认识到,只有以更低的价格,提供更加精准和优质的服务,才能做到用户和平台的双赢。所以林少在这三件事上倾力押注:会员体系、1000本好书、微信视频号。

 

 

林少说道:“从现下行业来看,不论现在大家追求的是服务为王 、产品为王或是流量为王,最本质的地方是要看各家公司自己最擅长什么。拿苹果来讲,乔布斯就只讲一件事:产品为王。拿十点读书来说,我们正依据这三个维度,从提供内容升级到提供内容服务的迭代中。”

 

风口的更迭会越来越快,也会越来越多,我们在抓风口的同时,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坚持:什么该变,什么不该变,什么在风口变得时候可以坚持做,而什么在风口变得时候不能做。林少坚信,1000本好书,未来30年可以一直做。

 

林少指出:“过去八年是微信公众号的红利,过去四年是抖音、快手的红利,我认为可能未来四年是视频号的红利。因为微信活跃人数高达12亿,当微信去做视频、直播,它所给予用户的信赖感更强。这种巨大机会下,就要看谁的动作更快了。”



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,十点读书发现,C端用户对杠杆的需求更为倾斜,个人收入变现与扩大个人IP影响力是强需求。因此针对流量红利的消失,十点读书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。

 

十点读书副总裁廖仕健补充说道:“十点读书目前有三大块主营业务,视频号、听书会员、训练营。原有的知识付费中偏向人文类的课程现在调整到听书会员中了,而偏向实用类的课程也放入训练营中去做高客单的产品,例如写作变现。”

 

在未来,通过完整的微信内容生态架构去实现内容反哺,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打开视频号去实现人人创作与C端变现,这是十点读书的愿景。但是,这波流量最终又是谁来买单呢?


文|杨阳

 


 

 (评论区有惊喜哦


© THE END
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