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视频内容荆棘密布,品牌如何突围?| 嘉宾观点

嘉宾观点 · 2020-06-22



疫情黑天鹅事件,导致现在品牌的营销预算都在缩减。所以很多企业的领袖,例如:格力董事长董明珠,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、网易CEO丁磊等纷纷走进了直播间来卖货,所以很多的品牌都在开始考虑要不要在抖音、快手上做一些自己的品牌号、以及素人号,通过自有内容的一个矩阵建设来实现品牌的逆袭。


那么,如何才能在新流量渠道中杀出重围?需要品牌了解各平台算法的规律,了解粉丝的偏好,也要善于从平台内容迭代,总结出爆款规律,进行内容“智”造。



今天抖、快的DAU都已经过了3亿了。在以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,但凡一款产品DAU过到1亿的时候,我们基本上会认为这个赛道格局已定。在短视频赛道上却出现了两个不分伯仲的平台,且拥有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用户群,以及创作者、主播生态,实际上在互联网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。

 

但是从用户的使用时长上来说,因抖音更为注重“内容消费者”的体验,而快手更为关注“内容发布者”的体验,因此,抖音的沉浸式阅读做得更好,中心化内容推送逻辑(只将优质的内容推荐给有需求的人),让它的使用时长是要长于快手的。

 

对于品牌来说,如果要新建自媒体阵地,以抖音为代表的平台无疑是双微之后应该考虑的第三站。一来这是因为抖音:有流量、有增量、有声量,二来,是因为营销环境变化,用户注意力极度分散,获客成本水涨船高,品牌营销人应该学习如何从“获取增量”向“运营存量”做转移;最重要的是,从抖音电商的动作来看,绝不只是“引流通道”,而是独立的“直播带货平台”甚至是“电商平台”。


抖音直播的“人-货-场”


场:流量全倾直播


抖音的流量全倾在直播上了,大家可以用新手机去测试一下,刷直播推流的几率有多少?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,新用户在抖音上看到广告的概率,其实是老用户的1/2或者1/3。

 

原因在于:抖音非常注重新用户的体验,但是新用户收到直播推送(与老用户的概念)是基本相当的,新老用户刷8-10条视频,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个直播内容的推送,所以抖音现在是各种入口都在推直播这个内容。


货:上线精选联盟


众所周知,抖音拥有与淘宝联盟相似的平台,那就是精选联盟平台,精选联盟是提供商品、交易查看、佣金结算为一体的平台,这意味着,抖音拥有着自己货的平台,让更多的KOL/KOC等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选货带货,也完善了自有的供应链建设。

 

我有个朋友跟我透露,现在在抖音通过短视频/直播引流用户到淘内消费,一旦被抖音发现有超过5000个买家通过链接跳转到淘内成交,就有可能对这个账号/直播间进行限流。

 

所以,现在很多的商家已经被逼着把店开到了抖音上来,这是它围绕直播在货上面的一些控制。


人:扶植头部主播


在人上面, 4月1号应该是抖音直播电商的风水岭。在4月1号之前,我们感觉到抖音上做直播的全是一些淘宝客,还有一些中小的玩家,当然了也有一些头部的KOL开始转型做电商,比如陈三废、陈婷、呗呗兔等等。

 

但是4月1号因为罗永浩的到来,抖音才真正地把直播电商这件事情立起来了。随后的我们看到了陈赫、李小璐等等都出现在直播间里,他们的招商到选品其实是都有官方在操盘的。你们可能说抖音为什么要打造这些头部的IP呢?它真的是想通过这些头部IP去卖货吗?

 


其实,销量只是它的一个目的,大家都知道,明星是很难真正规律性地去带货的。抖音制造IP顶流的目的与当年新浪博客时代邀请明星入驻的道理是相通的,主要是想通过这些IP来复制更多的带货主播进入到抖音。我们从数据上看到很多的快手的腰尾部的带货主播,现在已经陆续往抖音迁移了,抖音也给了他们不少的流量和培训的扶持,为什么呢?


因为快手的尾部主播其实并不是卖货能力比较差,而是他的增粉难度比较大,但是他们的带货能力很好。抖音缺的并不是做内容能力很强的KOL,也不缺明星,它缺的是带货能力很强的主播,所以这个正好满足了抖音的需要。我朋友跟我说,他是在广州做服装的,在快手上有200多万粉丝,他说现在很多快手上的六、七十万的服装主播开始往抖音迁移了。

 

虽然说粉丝量都还不如快手的大,但是每天的卖货量不简单,所以这个事情就说明了,虽然现在快手的整个带货的体量是远远超过抖音的,或者说头部主播的能力是远远超过抖音的,但是抖音的电商生态建设得相对更为完善。现阶段抖音也没有李佳琦、薇娅,没有辛巴那样的顶流主播,也让所有的次头部主播看起来都有机会,都可能通过“内容+流量”在这个平台站稳脚跟。


我们前几天用卡思数据监测了一个女孩子,她在抖音粉丝量到现在才20万不到,但是她一天能卖一两百万的货。所以在抖音上不需要做很多的内容或者粉丝量的积淀,只要会玩流量,依然可以做得很好。

 

这里做一个总结,如果品牌要抛弃抖音,有可能像2003年,抛弃“猫狗时代”的品牌一样,被时代给抛弃。这不是耸人听闻,而是我觉得这是品牌必须要去干的事儿,并且现在很多品牌已经做的还不错了。


短视频的创作环境


MCN生存状况


现在短视频MCN机构的数量是1万家,但是据坊间传闻,MCN机构已经超过2万个,且95%的机构处于不盈利状态。我们相信2020年,起码有七成的MCN会被淘汰。

 

虽然竞争很激烈,但现在又有越来越多的角色进入到了短视频MCN中来,感觉就是一块大蛋糕,大家都想去切一块,这些角色就包括媒体、品牌方、明星等,开始用投资或者孵化的形式去做MCN。

 

所以MCN的发展其实是冰火两重天的一个状态。一方面,传统的MCN几乎现在都在寻求摘帽,摘掉自己MCN的身份,以获取多样的变现机会,另一方面,很多禁不起诱惑的,想要转型的角色又加入进来,总之,越来越热闹,泡沫也越来越大。


KOL生存状况
 

刚说完了MCN,我们再来看看KOL,这是卡思数据统计到的2019年5月至7月活跃的KOL的数量,其实出现了一个时间段的不增反降的状态,这说明整个内容赛道已经饱和了,淘汰赛已经开启,如果大家现阶段还想入局,就要淘汰掉已有的账号;另一方面,这是我们2019年3月跟2020年3月看到的KOL的视频获赞的一个分布数据。



在2019年3月的时候,粉丝量过了10万的账号,均获赞在1万以上的占比达到了43.32%。但是一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的3月,视频均获赞在1万以上的这样的KOL数量只有30.7%。

 

这说明你可能因为有了10万粉丝沾沾自喜,但是你的内容创作的环境越来越不好了,连获得1万赞在抖音都变得很奢侈,现在只有30.7%的账号能做到这样的一个数据。

 

以上是宏观环境,再来说一下微观的个体。多余和毛毛姐应该算是抖音火得最长的一个人,差不多火了整整一年的时间。最火的90日(2018年11月-2019年1月)增粉超过1500万,视频均赞数171万,但是我们再来看一下近30天的数据,你会发现他已经处于掉粉状态了,再去看他的内容,你会觉得其实并没有变差,而且也开启了规律的直播。

 

为什么出现掉粉,很简单,用户感觉到腻了,他们需要新鲜的面孔刺激。这就是所谓的“铁打的平台,流水的网红”。



从品牌蓝V的竞争环境看


我们再来看一下品牌蓝V 的创作环境。抖音的DAU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,只增长了一倍,但是活跃蓝V的体量增长了11.19倍,所以,在只增长了一倍的流量池里,你的竞争者却增加了11倍多,自然每个账号分到的流量是有限的。

 

那么,做得好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蓝V呢?从行业分布看:文化娱乐,教育培训/知识分享类的账号的更容易增粉。原因:一方面是自带内容基因,只需要简单的剪辑就有天然的内容素材;另一方面是自带流量,文化娱乐账号多有明星背书,明星自带粉丝基础(如近期大火的:乘风破浪的姐姐);而教育培训类的账号多拥有演讲类的IP(如:樊登老师),也自带受众基础。

 

除了这两个行业,还有IT/互联网行业在增粉表现上也不错,这得益于互联网公司自带网感,内容开放程度更高。其他的像一些强品牌属性的,如食品饮料、3C数码、汽车等行业,虽然入局蓝V的时间早,但是整体表现不佳。


通过以上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分析,我们明白:自建内容阵地,其实成为了一个品牌的必选项,但是内容竞争环境非常的险恶,好内容非常难做,尤其是对于带着商业诉求的品牌来说,更难做。


90日快速增粉账号的共性


优质剧情/搞笑类账号仍处于增粉快车道

 

很多人都会问我,剧情搞笑类还有没有增长的空间呢?我回答你:有。

 

去年抖音增粉最快的500个红人里, 31%是属于剧情搞笑的,我相信今年还有25%是剧情搞笑类的达人。

 

但你一定要在剧情的冲突,还有人物的关系,甚至这个场景环境上,都要做一些升级。

 

第一,剧情冲突。大家可以把你60秒的视频,拆成10秒、10秒一个,你必须在每10秒给大家一个转折、一个冲突,这样大家才会觉得爽,才会把这个剧看完。

 

第二,人物关系。之前的话毛毛姐是一人分饰两角,甚至三角,但是现在尽量不要用一个人去演,可以选择多个人去演,对于品牌来说,一来可以减少账号运营的风险;另一方面是:找到一人能分饰多角的人,太难了;

 

第三,场景。可能很多品牌固执地认为,场景做得越复杂,就越好,不是的。大家可以看一下,近期一直处于增粉的,就像破产姐弟、灰姑娘的裁缝铺、毛光光,他们的场景都特别单一。为什么场景单一,反而他的增粉那么快呢?是因为场景缩小了,人物才能立得起来。

 

银发族内容老少咸宜,深受抖音用户喜欢

 

银发族的内容增多,并不是因为抖音上的银发族人群增多这一个唯一的原因。当然了,抖音的这种老人增多是一个既成的事实。因为抖音之前都是特别年轻化,现在也是,2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过了一半。但是现在很多年轻的孩子,也喜欢看老人的视频,因为他们对这些优质IP的教导放式更愿意接受,他们不愿意接受传统父母式的教育。


 

直播类账号


不管是优质的电商类主播,还是擅长于秀场直播的才艺型主播,近期都处于快速增粉的状态,此外,优质创意种草账号,如:我是不白吃、扬叔来了,增粉也十分快速。这里提醒下,目前做种草带货的账号带货商品多以美妆个护、鞋包服饰、食品饮料、水果生鲜、家居日用等5个领域,其他垂直行业尚缺优质的种草达人,是为机会点所在。

 

垂类增粉快速的账号仍然以变现能力较好的行业,增粉更佳。


如:美妆类、汽车类、游戏类,那些没有商业变现能力的垂直行业,或者变现能力并没有到达规模化预期的行业,仍不太建议布局。


品牌如何做好“内容”,实现营销突围


抖音、快手与微博、微信这样的内容平台最本质的差异是“算法黑洞”,因为你每发布一支视频都有可能关乎你的长效的一个生命力。我们来看一下抖音的内容的一个分发逻辑。

 

抖音内容分发逻辑

 

第一,它会分析你的账号标签,就是你的历史表现,你的粉丝量,你的更新频次,你的行业分类以及你的账号等级。如果你账号等级本身就比较低的话,你其实获得的初始流量值就不可能很大。

 

第二,是你的粉丝标签,就是说你的粉丝画像以及你粉丝的活跃度、粉丝的互动度等等。

 

第三,它会分析你的内容标签,包括你的内容分类,你的内容是不是原创,你的关键词还有你的封面等等。

 

第四,分析你的热度标签,有没有蹭热门话题,有没有蹭热门BGM,有没有去使用热门的视频。


第五,分析创作者的发布环境以及用户的内容消费环境标签。


最终把你的内容推送给谁看呢?以往看过相似内容,且有过互动的用户,让他们来评价你这个内容好不好,主要基于完播率、关注率以及互动率三个指标。如果你的内容排在越靠前,你获得的次级流量池越多。


所以说,如果你的内容一开始就做得很混乱,你没有稳定的内容标签,也没有稳定的账号标签,那算法是读不懂你的。它读不懂你,它就会给你乱推荐给用户。这个问题就来了,你做品牌,想要的是精准用户,但是你一开始因为你做乱了内容,你沉淀的用户就不是你的目标用户,你运营这个账号没有任何的价值了。

 

其次,如果你前期就开始发很多的广告内容,你有可能会被抖音打上广告标签,那你打上广告标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你的账号被降权,一旦贴上了广告标签,账号被降权,那你有可能就会进入到一个“永夜”之境,这个账号已经没有任何运营价值了。

 

做好内容的基础


读懂用户的心理是第一步。


第一,就是用户求“美”的心理,也即:积极的心理。所以抖音上最火的内容是什么?是正能量的对吧?是暖的,是燃的内容。但是这种内容不适合在品牌做,很难做。因为很多美的东西、燃的东西、暖的东西都是真实的,它不是做出来的,很难创作和演绎。


第二,就是用户求“新”的心理,主要也就是满足用户的:好奇心理,能让他们感觉到新鲜、惊叹、刺激的内容往往都能有比较好的互动和曝光。比如说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衣服、特别好看的风景,这种内容一定会火,但是它同样是很难做出来的,也不适合品牌做常态化的内容运营。


第三,激发用户动“情”的内容。它满足的是用户的对比心理。什么叫对比心理?就是我看到这个东西,有没有共情?有没有移情?有没有感觉到同情?李佳琦平时的内容,测评口红,都能够让用户形成一种共情。比如测试口红套盒,可能这个套盒里有几十个口红,但是李佳琦测评出三、五只好用的,那你就心里会形成一种什么反应?好在我没有买这个套盒,我赚了。所以这就是共情。


最常见适合品牌去常态化内容运营的形式是:一个是有“趣”的内容,能满足用户的娱乐心理;如:@拼多多蓝V的形象,就是一个官方自黑的形象,通过“拼”来的各种好物的测评,来引发用户捧腹;一个是有“利”的内容,能够让用户快速感觉收获,如@潘多拉英语,就是用用户喜爱的方式分享知识类内容。


抖音的“五要”原则

 

第一,要符合平台的生态,没有标杆大号的领域很难做。大家记住,不要因为自己有这种资源,觉得这种内容一定会火,不要意淫。因为抖音到了这个阶段,还没有什么大号出现的赛道,换谁都很难做,别说你了。

 

第二,要从用户本位出发做内容,不要一开始想品牌传递什么,而是我的用户需要什么,我的用户希望透过我这个账号得到什么。

 

第三,要善于捕捉平台的热点,在抖音这样的平台,无热点不爆款,一定要结合热点进行创作。

 

第四,就是要稳定并细化账号标签,一旦标签打乱了,就得不到精准的用户,一旦你没有精准的用户,你这个账号没有任何运营价值。

 

第五,要做好流量加持的准备。一定要考虑做一些配套的抖+,还有信息流的投放,因为用户看到你的机会很少,如果你想让用户看到的话,可能投放的费用与你现阶段投入做内容的费用还高。

 

所以进入新流量平台,品牌不能只凭借“满腔热情”,还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,以及在运营和投放上所需的资金、资源、人力储备。


下期直播预告




© THE END

  你在看吗?

点击阅读原文,立即获得标杆案例